首页 注  册     |     登  录
先模人物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先模人物

攻坚克难筑根基 协作创新促发展

发布时间:2025-09-11      来源:

—— 记新华粤集团2024年度科研能手  郑亚尚先进事迹

郑亚尚.jpg


    自2019年加入集团以来,郑亚尚始终怀揣着对技术的赤诚热爱与执着追求,在项目开发中勇挑重担、不断突破,既实现了个人专业能力的跨越式提升,也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    入职初期,面对各分公司的差异化产品体系与复杂工艺流程,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好学的态度,认真观察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操作细节,详细记录产品的全流程参数。遇到不理解的技术问题,他总会第一时间整理好疑问,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。

    一、勇于挑战,攻坚克难,突破技术瓶颈。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,郑亚尚逐渐从一名科研“新手”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研发骨干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他始终以“啃硬骨头”的决心面对难题,用创新思维与务实行动打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,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。

    在某技术开发项目中,催化剂的突破是项目顺利启动的核心环节。为此,他双管齐下,一方面,他仔细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,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,筛选出一款新型催化剂。该催化剂不仅能将转化率提升至预期水平,还有效解决了前期反应波动的问题,确保项目正常推进。

    在新材料研发板块,某项目是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。郑亚尚主动请缨,只身前往XBD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放大制备工作。该项目的放大制备涉及催化剂配制、聚合反应、脱挥处理等多个复杂环节,且每个环节的操作精度都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。郑亚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表,经过数周的连续奋战,独立完成了全流程,还成功制备出公斤级的样品。这些样品经检测,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,为项目后续的性能测试与市场推广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
    在某聚合物合成技术研发项目中,团队遇到了反应所需的某原料成本过高的问题。若按方案推进,未来项目产业化后的产品成本将失去市场竞争力。为此,郑亚尚与项目经理组成专项攻关小组,他们查阅了大量关于该物料替代试剂、反应工艺优化的文献,结合项目现有反应体系,提出了初步方案。经过数十次的实验优化,他们研发的复合催化剂不仅能达到相当的催化活性,还将原料成本降低了,完全达到预期目标。

    二、团队协作,凝心聚力,实现共同成长。在某聚合物开发项目中,郑亚尚对“分工负责”的工作模式进行改革,主动向项目经理提出团队协作不应是“各管一摊”,而应是“相互穿插、全面参与”的建议,得到了一致认可。在后续工作中,他率先践行这一理念。2023年,他主要负责单体合成工作,他与同事利用25L反应釜完成了1吨多单体的制备,为聚合环节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。同时,他主动参与聚合组与加氢组的工作,利用自己在单体合成领域的经验,协助解决聚合后产品出现的凝胶问题 。不仅顺利完成了项目既定目标,还实现了团队能力的提升,使团队成员的技术视野更加开阔,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,团队的凝聚力与协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
    三、持续学习,追求卓越,筑牢创新根基。郑亚尚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学习热情,将“持续学习”作为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,通过不断汲取新知识、新技能,优化研发思路,提升创新能力,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贡献更多力量。

    为了紧跟行业技术前沿,他养成了定期查阅专利文献、学术期刊的习惯。他积极思考,将文献中的精华内容整理成笔记,并结合自己正在推进的项目进行思考。例如,在某技术开发项目中,他受到文献启发,尝试采用多级固定床连续加氢工艺,最终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与选择性。在某聚合物合成项目中,他参考多篇关于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论文,优化了反应温度与压力的控制曲线,有效提高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均匀性。通过这种“文献学习+实践应用”的模式,他不仅避免了研发工作中的弯路,还不断优化研发思路,提升了项目的研发效率与技术水平。

    在扎实开展研发工作的同时,郑亚尚也十分重视对研发成果的总结与转化。他深知,专利是保护研发成果、构建企业知识产权护城河的重要手段。为此,他工作之余,将项目中形成的技术创新进行系统梳理。截至目前,他已在行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,牵头或参与撰写了7篇发明专利申请文件。

    从初入职场的见习生,到能够独当一面的研发骨干,再到团队协作中的“粘合剂”,郑亚尚在化工研发领域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。这段研发之旅,不仅让他在专业技能上实现了从“理论到实践”“单一到复合”的跨越,更让他深刻体会到研发工作的责任与价值。

    未来,他将继续秉持企业“六为”的共同价值追求,主动跳出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”,以更广阔的视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,以更扎实的业务能力攻克技术难题,在产业链的研发创新中发挥中坚力量。